新闻中心讯(记者 刘欣宇 万风)“在迷茫的时候我选择了参军,两年参军的经历让我越来越具有韧劲,这也是我后来考取研究生的‘法宝’”,4月28日,金沙9001cc 以诚为本人工智能学院2025届毕业生潘登与老师分享考研经历时说道。前不久,他考取了上海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。
图为潘登
潘登2019年考入金沙9001cc 以诚为本,大一时,他时常感到迷茫,学习也没有动力,甚至会因为熬夜打游戏而逃课。大一下学期,他的《C语言程序设计》课程考试只考了58分。
大二时,想要做出改变的潘登决定暂停学业,参军入伍,“我想换个环境,看看自己究竟能成为什么样的人。”
2021年3月,他成为了火箭军某部新兵连的战士。新兵连的训练十分辛苦:跑步训练一跑就是5、6千米,跑完后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;匍匐前进时手肘、膝盖在沙地上反复摩擦,摩擦部位经常又肿又痛还渗出血水;练习扔手榴弹时一遍又一遍模拟投掷动作,手掌磨出了血泡、胳膊酸胀不到抬不起来......
图为潘登训练照
辛苦的训练也会让他产生打退堂鼓的想法,但是班长的一句话让他坚持了下来:“竹子易折,橡皮糖难断——真正的强大,是能在压力中保持韧性。”这种百折不挠、韧劲十足的“橡皮糖精神”,后来也成为他考研路上的强大驱动力。
凭着这股韧劲,在新兵连的15军事考核中,他获得13项优秀。
图为潘登
退伍返校后,潘登决定通过考研来提升学历。大三时,他选择报考国家“双一流”高校上海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电子信息专业,并一头扎进了备考的“战场”。
他采用近乎“军事化”的作息时间来安排每天的学习:清晨6点半起床,简单洗漱后便开始背单词,大概1个多小时后吃早饭去图书馆复习,除了吃饭时间外,他在图书馆每天都要复习到11点左右才回宿舍,每天学习时间都在14小时以上。
C语言程序设计是考研科目《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》的重要学习内容,为了提升C语言程序设计能力,他用6个月时间“死磕”:从模仿经典代码开始,逐行调试纠错,刚开始时电脑屏幕常因频繁报错闪烁红光。他便将代码打印出来贴在书桌旁,吃饭时还在默记函数逻辑,睡前还在手机上操作相关程序,最终从“报错连篇”到“一次编译通过”。
由于专业课基础不好,一些复杂公式常让他感觉到晕头转向,但他坚持每天整理笔记,用不同颜色标注重难点,并且经常找专业课老师答疑,直到学懂弄透为止。整个备考期间,他的专业课笔记本就有4本。
在潘登的考研征程中,人工智能学院的支持成为他坚实的后盾。学院设有考研指导工作组,全程助力学生考研。工作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,从大三起就制定系统的补课规划:聘请考研机构名师开设基础课,为学生筑牢知识根基;大四上学期,调配资深教师针对性补修专业课,强化专业能力。整个复习阶段,学院先后邀请省内部分考研目标高校招生老师开展专场报考宣讲,帮助学生精准定位院校。考研笔试结束后,学院还为每位预估过国家线的学生逐一配备指导老师,开展两轮模拟复试指导,并指导复试落榜的学生进行科学调剂。系统化、专业化的考研,为潘登等考研学子成功考研保驾护航。
图为潘登
“君子敬其在己者,而不慕其在天者,是以日进也”,这句摘自《荀子·天论》的名言是潘登的座右铭,也是他学习、拼搏的生动写照,无论是在军营还是在学校,他从不妄想天降机遇,而是始终专注自我精进。
如今,潘登即将踏上新的征程。回顾往昔,他说:“部队教会我坚韧,考研教会我沉淀,而不变的是对‘更好’的追求。”就像橡皮糖一样,他在挫折中柔韧,在挑战中坚守,用行动证明:人生没有白走的路,每一步都算数。